甘草学园 | 伏气学说:故邪致病,何解? 视点

“伏气学说”源于《黄帝内经》,“伏气”之名提自《伤寒论》,而随着清代温病学派崛起,“伏气学说”的发展亦达到巅峰,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资料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将其运用于疾病诊疗,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慢性疑难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诊疗中,“伏气学说”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基于《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沿“伏气学说”的历史源流与发展演变,结合各家研究论述,浅析“伏气温病”及其对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启示。

伏气之“伏”

“伏气”亦称“伏邪”,广义的“伏邪”囊括了一切致病因素,不论外感六淫、疫疠之邪,亦或是内伤七情等,皆可谓之“邪”,感邪之后,当下未发病,不正之气伏藏体内,伺机而发

0邪气“伏”于何处?

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如《伤寒论》中“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即“邪伏肌肤说”;《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不即病者,为寒毒藏于肌骨中”,即“邪伏肌骨说”;又如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提出“邪伏膜原说”;叶天士提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即“邪伏少阴说”;近代张锡纯提出“三焦脂膜”等。

0邪气因何而“伏”?

内因:《素问·金匮真言》记载“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阳虚之人于冬日受寒邪侵袭,正气不足以抗邪,正邪不争,则邪气内伏,隐而不发。当春季转暖,阳气生发,正邪相争,故过时而发。

外因:外感邪气即时不发,伏藏体内,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提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伏邪......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热”,除六淫邪气之外,“痰湿”、“淤血”等亦可成伏气。

源流与发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即四时之邪皆可内伏而后发致病,“伏气学说”便起于此。《灵枢·五变》中记载“余闻百病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其中“留止”之邪即为“伏邪”。此时,《内经》中“伏邪”的内涵是广义的

《伤寒论·平脉法》中记载“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伏气”之名便出自此处。《伤寒论·序例》中记载“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触寒所至,非时行之气也”,其中“不即病者”即为伏邪,为“伏气温病”的形成奠定基础。此后,“伏气”内涵偏于狭义,多以寒邪为主,“伏寒化温说”一度占据主导地位

宋代医家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提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首次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两类;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提出“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伏于膜原,发为温疫”,将疫疠之邪纳入伏邪范围。逐步扩充“伏邪”内涵,使“伏气温病”不再局限于“伏寒化温说”

清代,“伏气学说”的发展到达巅峰,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著名温病学家对伏气学说的发展皆做出贡献。晚清时期柳宝诒撰写的《温热逢源》则是专门论述“伏气温病”的专著,提出“一要药到病所,二要托邪外出,三要固护正气”,即“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提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大大扩展了“伏气温病”的范畴。

临床辨治

伏邪发病或因内伏之邪郁久,积聚到一定程度而暴发,即伏邪自发;或因外邪引动内伏邪气而发作,即新感引发正气亏虚是其发病的必要条件,故而伏邪外发往往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此为里热外发;而甚则由里更深入里,继续耗损正气,则病情缠绵且难以治愈,如喻昌所言“邪陷入里,虽百日之久,仍当引邪由里出表,若但从里去,不死不休”。

临床来说,伏气温病多见“里热外发”,易耗伤阴液,动风动血,初期常见里热证候,表现为身热汗多,渴欲引饮,心烦口苦,小溲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等。因此,治疗上多采用清泄里热、养阴托邪、凉血熄风之法;此外,面对因外邪引发内伏之邪的表里同病时,不可盲目投苦寒清热之药,叶天士言“若因外邪先受,引起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以苦寒以清里热”,即应先辛凉解表,散透外邪,继而用苦寒以清泄里热

医案举隅

患者,郭某,男,58岁。

患者述1年前出现不明原因高热,体温最高达39℃,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胸片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此后反复不定时发热,每次发热约持续2-3天,每月约发热 3-4次,发热前常出现浑身酸痛、怕冷,热退后常头晕、纳差、失眠,无其他伴随症状。就诊于多家医院,查感染性指标、肿瘤标志物、风湿免疫指标等,均无异常。

患者既往有胆结石、胆囊炎、胃溃疡病史,否认特殊疾病家族遗传史。

初诊时略头晕、纳差、失眠,每日睡3~4h,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舌细颤、苔厚腻黄白相间,脉沉细弦滑。

中医诊断:热证。

辨证:湿热伏阻少阳,兼有气虚

治法: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 50g  黄芩 30g  清半夏 30g

生姜 5大片  青蒿 30g

知母 30g  佩兰 12g  苍术 9g

生薏苡仁 30g  西洋参 9g

竹叶 15g  生甘草 15g

14剂,分早中晚睡前4次服。

二诊:服药14剂后,头晕较前好转食欲好转,服药期间仅有1次手指酸痛(以前手指酸 痛往往为发热前兆症状),但未发热,仍略有头晕、纳差、失眠(入睡困难),舌细颤、黄厚腐腻苔,脉滑数。

方药:上方加 夜交藤 30g,14剂,2天服1剂。

三诊:患者服药后再次就诊时头晕好转,睡眠好转,自5月份就诊服药至今未出现发热。患者仍略感头晕,休息10min后好转,纳食、睡眠可,小便频,略黄,夜间排尿1次。舌细颤、苔黄厚腻,脉沉弦偏滑数。

方药:前方减 竹叶,加 滑石 30g(包煎),14剂,2天服1剂。

半月后电话随访该患者,患者自服药至今从未出现高热,现无特殊不适,纳食、睡眠可,大便调。

按语

患者主症为“不定时发热”,同时可见“舌苔厚腻 黄白相间”。既往肝胆宿疾日久,邪伏少阳,外邪引动,少阳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又因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往来无常,故可见不定时发热;肝胆宿疾,肝病久失疏泄,木郁土壅,脾失运化,运化失权,则可见纳差;运化失司则湿邪中阻,脾失散精,清阳不升,故可见头晕、失眠等症;湿邪中阻、湿热互结,则可见舌苔厚腻。该患者为湿热伏阻少阳,治宜和解少阳、扶正祛邪,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后世医家对此方应用较多。该患者重在少阳伏邪,属于慢性炎症疾病的急性发作,应从“伏气温病”论治。伏气温病,病虽发于里,却有发于营血和发于脏腑之不同,因此要首先确定病源。邪从里出,如同地震的震源,震波可波及上下前后左右,凡属伏气温病,必先定震源是在上在下,在营在血,抑或在脏在腑。该类疾病的治疗原则是清里热、定震源、除伏邪、顾虚实

重用50g柴胡和解少阳,直中少阳胆经,直定震源,直捣其穴。柴胡、黄芩、青蒿配伍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又能疏利肝胆气机;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并通过其辛散作用,兼助柴胡透达少阳之邪;西洋参、甘草,益胃气、和营卫,扶正以助祛邪,祛邪为主兼顾正气,患者表现为高热,故加入清热生津之知母、竹叶,舌苔厚腻黄白相间,湿热之象较重,故加入化湿之佩兰、燥湿之苍术、祛湿之生薏苡仁。诸药共伍,则少阳经、腑同治,又旁顾胃,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则枢机自利。患者二诊时未出现高热,而失眠较重,故加入养心安神之夜交藤。患者三诊时小便频、略黄,故加入滑石,与甘草配伍取其清热利湿之功。

I文章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下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郝斌. 伏气学说的源流及其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吴文军,刘西洋,冯全生,王庆国.试论伏气学说之“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0):5804-5806.

沈胡刚,黄金龙.伏气学说浅谈[J].中医学报,2016,31(09):1334-1336.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16.09.376.

张志明.浅议伏气温病[J].江西中医药,2011,42(06):4-6.

刘清泉,高洁.伏邪探源[J].中医杂志,2011,52(02):95-97.DOI:10.13288/j.11-2166/r.2011.02.003.

李参天.伏气温病与用药[J].广东药学,2002(04):65-67.

黄小英,岳仁宋.基于“内伤伏邪”理论论治糖尿病胃轻瘫[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02):15-18.DOI:10.13593/j.cnki.51-1501/r.2021.02.015.

周守红,周强,李欣.仝小林教授从“伏气温病”辨治原因不明发热病案解析[J].吉林中医药,2013,33(10):1064-1065.DOI:10.13463/j.cnki.jlzyy.2013.10.010.

标签: 黄帝内经 大学学报 扶正祛邪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半表半里 严禁转载 仅供参考

重点聚焦!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