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司凯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爱司凯(300521)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资料图】

(一)CTP行业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及公司所处地位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CTP已处于成熟期。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CTP研发并成功实现CTP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主要与国际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是目前国内主要的胶印CTP品牌供应商和市场销售份额领先的企业之一,产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也是全球柔印CTP的主要生产商之一。近年来,公司对现有CTP产品进行了技术提升,不断推出具有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更环保节能的CTP产品,实现了以256路激光光阀技术为基础的高端CTP量产销售。

CTP行业与下游印刷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胶印CTP行业主要包括报纸、书籍、杂志等出版物印刷及画册、海报、宣传册等商业印刷领域,属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基础行业,受经济周期和季节影响较小。柔印CTP行业的下游主要为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等包装印刷领域和标签印刷领域,受国民经济的景气度影响,与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关联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国内CTP行业的区域分布与各地区印刷业的发达程度紧密相关。以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等省市为代表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等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较大、经济较发达,印刷业也相应较为密集和发达,对先进印刷技术较为敏感,CTP装机量领跑全国,因此本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二)3D打印行业发展周期、前景、国内3D打印发展态势及在铸造等领域的应用趋势

3D打印行业发展周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一项新型数字化制造技术,3D打印经过了20年的培育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产业链初步形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3D打印行业正在进入加速成长期。

3D打印产业发展前景和展望

3D打印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自提出以来便广受追捧。从消费电子到医疗设备,从航空航天到建筑工程,从模具制造到工业设计,3D打印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场景丰富,市场潜力巨大。3D打印的大好前景,令全球各国对其研究热情、支持力度始终不减,全球3D打印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大幅扩张。

3D打印技术可与传统制造业技术互补,共同推进现代制造业的转型。3D打印技术本身也在不断改进,不断有新的应用材料出现,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拓展,开发工业级、大型化的3D打印设备必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目前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朝着低成本、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多功能的方向进行。

中国3D打印产业化发展态势

中国3D打印产业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在经历了初期产业链分离、原材料不成熟、技术标准不统一与不完善及成本昂贵等问题后,当前中国3D打印产业已日趋成熟,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3D打印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已基本同步。同时,中国3D打印市场应用程度不断深化,在各行业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未来几年中国3D打印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3D金属打印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趋势

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步拓宽,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对金属3D打印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增长趋势,应用端呈现快速扩展态势。随着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金属3D打印在替代传统工艺从而在装备领域降本增效上也初步具备优势,金属3D打印产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大幅提升。随着金属3D打印技术被广泛接受并逐步投入工业化生产,金属3D产业已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整体产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3D砂型打印设备在国内铸造行业中的应用趋势

铸造是工业制成品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国内砂型低压重力铸造主要材料为铸钢、铸铁及有色合金铸造(铜、铝、锌、铅)等。传统砂型铸造工艺是以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一种铸造方法,砂型铸造是最传统、最基本、最广泛使用的铸造方法。但受到传统制芯制型及加工工艺中众多技术和产业条件限制,传统砂型铸造无法实现特别器形与复杂结构的铸造还原过程。

随着环保节能、信息科技与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升级,工业设备与民用制成品越来越趋向于高集成、高科技、多功能、低成本、多型号、快换代等特性,这就给传统铸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同时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原动力。

由于3D砂芯砂型打印具有全数字化设计生产特点,不受零件形状与复杂程度及合金种类的限制,工件3D建模,铸造分模设计,有限元分析,浇冒口设置与流道设计,铸件成本分析,铸件浇注过程模拟等均在计算机中预设模拟完成。因此3D砂芯砂型打印流程具有生产周期短,铸件废品率低,有效避免人为经验性失误,综合生产成本低,造型材料及工时损耗低,铸型制造简便可靠等优势。所以3D砂型打印铸造将是铸造生产中快速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与铸件制成品品质的最有效铸造方法,尤其是单件或小批量急需铸件,复杂结构与低压重力铸造工艺极限成型条件铸件品等,也可稳定承担砂芯铸造中对铸件的单件批处理生产,以及为相对高精度要求的浇注流水线砂芯砂型大批量生产预置准备。

国内铸造行业数字化升级的必然

国内传统铸造生产流程属于非数字化的模拟工艺模式,生产工艺及铸件结果预判高度依赖技师的个人经验和能力。而其它工业品制造业(汽车、航空航天、造船、机加工等)已经逐步完成设计制造全数字化升级。作为配套的铸造行业在竞争之下急需完成数字化生产过程,并实现配套生产与铸件精度提升的市场要求,同时完成自动化转型来解决人员与效率的问题,于是3D砂芯砂型打印设备成为快速提升传统重力铸造行业的利器,传统铸造企业运用3D砂型砂芯打印设备完成铸造工艺升级过程,数字化对接客户的数字化工件设计流程,实现全数字化的铸造工艺流程。3D砂芯砂型打印设备将成为低压重力铸造行业产业升级中最有力有效的契机。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主要专注于工业化打印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解决方案。产品包括平面打印和3D打印,主导产品为计算机直接制版机(CTP),涵盖了胶印直接制版机(胶印 CTP)和柔印直接制版机(柔印 CTP),是国内产品线最齐全的CTP厂商之一,其中以256路激光光阀技术为基础的高端CTP采用了国内独有的技术。

公司在3D打印领域推出了3D砂型打印设备-风暴S系列产品,目前产品型号有S801、S1800、S2000、T1800和T2500。

(二)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

1.CTP主要销售模式

根据CTP行业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公司采取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经销为主要销售方式。

2.3D砂型打印设备主要销售模式

结合市场规模、商业模式等方面,公司采取销售、租赁、合作设立打印中心等多种方式。

(三)公司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CTP在国内市场依然保持技术和市场优势,特别是高端、成熟的256路系列产品采用外调制光阀技术,凭借其打印速度和成本优势在销售中占比达到45%左右,2022年1-12月公司CTP整体依然保持高毛利率的势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3,170.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99.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76%。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扩大以256路激光光阀技术为基础的高端CTP市场

在传统印刷领域,公司不断对CTP产品进行技术提升,以256路激光光阀技术为基础的高端CTP在精度和速度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公司重点针对不同的销售需求和应用需求开发了新的256路CTP,且与一家海外公司达成强强合作,推出了升级版美标256路CTP,并实现量产。2022年全年度256路CTP在整体销售中占比45%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完成Vulcan(火神)5080柔版激光雕版机,运用了全新开发的Naja256激光头,该激光头融合了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和256路独立控制光阀两大核心科技为一体,突破原激光器的功率上限;同时配置了激光测距与音圈马达自动聚焦控制技术,可以跨越版材厚度波动下遇到的局部失焦问题,目前产品正在进行客户端测试。

2、实现3D砂型打印机量产销售

公司已掌握砂型3D打印的核心技术,实现了3D砂型打印机量产销售。公司开发生产的3D砂型系列打印设备在国内相关企业已进入生产级使用,为相关行业提供砂芯、砂型及金属铸件成品的生产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T2500正式发布。T2500面向未来无人工厂自动化布局开发,自带轨道物流输送车,工作箱可移出,匹配智能工厂、工业4.0的需求。

公司下半年还开发了S1800和T1800两种型号3D砂型打印设备,在打印效率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型砂模设备易安装、易运输、易调试,为实现海外销售做好充分准备。

3、实现512喷头的量产、1024喷头的小批量试制及新刀片喷头设计验证

量产的512喷头已使用在公司全系列3D砂模打印机上,部分MEMS工艺的512喷头正在细分市场进行试用和测试;立式传统1024喷头和立式MEMS1024也已进入研发样品的小批量测试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还新设计了刀片喷头,刀片喷头主要材料是硅和不锈钢,取消了石墨件的加工,用不锈钢片叠加替代,如对精度要求高的用硅,由MEMS加工,如对精度要求不高的用不锈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已进入设计测试验证阶段。

4、3D打印运用到精铸行业

报告期内,3D陶瓷打印设备新机型T400与日本AGCC合作开发、设计,并与日本AGCC、日本Roland DG达成合资意向战略目标,共同开发国内3D陶瓷打印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了3D陶瓷打印工艺,并通过客户验证了3D陶瓷打印在精密铸造行业的定向市场和在艺术品行业中的创新和市场定位。公司开发的T400型号的3D陶瓷打印设备,作为一款客户体验机型,供潜在客户低成本实际体验3D陶瓷打印过程,以此吸引投资商或实际客户,为陶瓷3D打印开拓市场。

5、拓展3D打印应用范围

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和布局3D打印的衍生业务陶瓷粉打印业务以及3D金属打印业务。公司自产压电喷墨打印头512喷头除了应用在3D砂模打印机上,也计划在特定细分市场实现销售。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3D金属8激光打印头参加了2022年11月深圳TCT展会。

6、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快速市场反应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公司不断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公司将继续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深入开展公司治理活动,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化打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目前已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并掌握了大量CTP核心技术。最新的256路激光外调制技术突破传统光纤技术限制,将一束激光分成可独立控制的256路细小激光。这些激光束由软件程序独立控制,可用于微米级别的高精度打印、激光切割、3D打印。

在工业喷墨打印头方面,公司的单电极顶式剪振压电喷射技术、双顶式剪振压电喷射技术、双层压电混合振动喷射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喷头的集成度,降低驱动电路的生产工艺难度,从而降低工业喷墨打印头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提高工业喷墨打印头产品的性能和成品率;喷墨打印头自动快速清洗技术、喷墨墨液内循环技术、喷墨打印头精密自检测技术能够减少工业喷墨打印头工作时的堵塞、污染;喷孔冗余打印技术则可改善因部分喷孔堵塞而影响喷头性能的难题。目前单电极顶式剪振压电喷射技术、双顶式剪振压电喷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工业喷墨打印头生产厂商拥有,而喷墨打印头自动快速清洗技术、喷墨墨液内循环技术、喷墨打印头精密自检测技术、喷孔冗余打印则为公司的重大创新应用。公司自主开发了风暴系列砂型3D打印机,推动传统铸造产业升级。其中中型机(额定成型尺寸2000×1000×800mm)的最高设备建造速度124L/h(0.3mm层厚时),成型精度±0.3mm,打印一箱的时间在13-16小时;主体运动架构采用直线电机+光栅尺的组合,能实现双工作箱 24小时无间断轮流工作;支持全自动砂处理;拥有专有的底层硬件电控系统和逻辑控制器;支持触控屏与一键式操作;以及专用的分层切片与控制软件。公司首发的T2500打印尺寸为2.5米*1米*0.8米,成型精度0.3mm,搭配爱司凯自产的1024/512喷头,成型速度单层24-27秒之间。此机型未来可拓展为1.5米宽、2米宽等系列规格,甚至长度、高度均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富有极大的柔性和可拓展性。

其中新发布机型S1800和T1800(额定成型尺寸1800×1000×720mm)的最高设备建造速度100L/h(0.3mm层厚时),成型精度±0.3mm,打印一箱的时间在12-14小时;主体运动架构采用直线电机+光栅尺的组合,能实现双工作箱24小时无间断轮流工作;支持全自动砂处理;拥有专有的底层硬件电控系统和逻辑控制器;支持触控屏与一键式操作;以及专用的分层切片与控制软件。左右无障碍独立开出砂箱,独立式框架主机.全设备基于海运集装箱尺寸约束建构且适于标准物流转运模式。在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直线电机、音圈电机、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卡,可覆盖微米级至纳米级的定位精度,通过自主研发配套的控制系统,能提供整套精密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满足各类自动化设备的运动控制需求。

公司自主开发的3D和2D图像控制软件可以高速、高效控制各种自主开发的设备运行。同时公司还自主开发了纳米级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

在3D金属打印方面,公司已完成8激光打印头的测试,即将进行零件生产打印测试,通过后即可成为3D金属打印设备的核心关键部件,实现3D金属打印设备的百分百国产化。公司的8激光打印头是全球集成度最高的金属打印头,可以大幅提高设备的打印效率,在相同幅面内,可以安装更多路的激光打印头同时进行打印烧结。例如,在 300mm*300mm的打印尺寸内,可以实现8激光打印头同时烧结,打印速度是单头激光打印的6倍以上。

(二)人才优势

目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涉及光学、精密制造、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软件开发等各类专业人才,人才储备充足、梯队结构合理。公司核心团队长期从事工业化打印技术研发和相关应用研究,对工业化打印技术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其中,公司技术负责人唐晖发明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镜头的自动调焦、调角机构”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光学研发中心经理李兵涛带领光学研发团队相继攻克了空间光调制技术、光路自动切换等多个行业难题,2022年度李兵涛发明的“一种激光3D打印机边缘光斑面积补偿方法”、“一种线阵式激光3D打印装置及方法”、“使用轴锥镜的3D打印变倍装置及变倍方法”均获得发明专利;软件开发中心经理王景泉带领软件团队攻克了光栅图像处理、拼版折手、水墨平衡控制等一整套控制软件系统。

公司不断补充核心科技人员,形成了具有优秀和丰富经验的复合型技术研发人才梯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公司工业化打印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保障。

(三)营销网络优势

目前,公司在国内有10家经销商、在海外有6家经销商。国内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公司海外销售网络覆盖区域包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越南、泰国、缅甸、阿根廷、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黎巴嫩、阿联酋、新加坡、埃及、尼日利亚、菲律宾、意大利、保加利亚、马来西亚、土耳其、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日本、尼泊尔、墨西哥、比利时、伊拉克、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摩洛哥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完善、快速的服务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建立起了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快速服务体系。

公司在原有快速优质服务基础上,继续做好服务管理精细化操作,由分布各地的驻点工程师、大区经理,及时解决客户的需求,有力保证了公司服务体系的高效。通过销售和服务热线,无缝接驳7*12小时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客户服务。

公司的海外服务由海外经销商负责,在具备相当的行业经验和服务能力前提下,通过培训、考核及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合作,协助经销商建立高效优质服务体系。

高效的服务响应机制,及时满足和解决了客户售前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售后维修、零配件供应等方面的需求,也为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有力促进了公司业务的拓展。公司完善、快速、高效的服务体系在CTP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1、传统印刷业情况相对稳定,在智能化、数字化产业升级的整体方向下,平稳地进行技术的迭代更新。在个性化需求、绿色环保要求与技术进步这三个因素的拉动下,数字印刷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深入。

2、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及应用场景的增加,工业3D打印已经被市场逐步接受。工业3D打印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建筑工程等。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的企业使命是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领先技术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把自然归还于自然,让世界更美好是公司成立时的梦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不断挖掘运用三大核心打印技术(压电喷墨打印技术、激光技术、精密运动控制),大力拓展工业化打印技术在多个行业应用,从单一的产品生产销售商转型为行业主力服务提供商,成为工业打印领域的国际一流知名品牌。

围绕上述发展战略,公司确立了以下发展规划:

1、对现有CTP产品进行技术的迭代升级,不断深入推广具有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更环保节能的CTP产品,扩大中高端市场占有率。

2、实现3D砂模打印技术在更多工业领域的应用,在3D打印领域以3D打印专业设备销售+3D服务打印的双模式运营,布局砂型3D打印产业升级,成为国内3D打印龙头领导企业之一。

3、公司自主研发的3D金属8激光打印头继续技术迭代,以及稳定性测试;加快完成联机产品调试,并进行小批量市场销售,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4、除现有成熟的砂模3D打印等市场,公司也将把512喷头推向更多的细分市场,稳定批量生产,实现新的销售。同时加快1024喷头的小批量生产、MEMS工艺喷头的研发和定型、医用单孔喷头的研发和销售、在印刷行业的喷墨应用扩展,力争覆盖更广大的销售市场。

5、公司将加快推进3D打印在陶瓷艺术品行业的应用,为陶瓷3D打印开拓市场。

6、针对各个批量机型,CTP系列和3D系列,都进一步做备份供应商以及降本优化的工作。

7、公司将结合三大核心技术优势,聚焦在3D打印领域进行技术深化,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体公司可持续经营提供更好的商业机遇。

(三)2023年公司主要面临的风险

1、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在研产品多属于技术壁垒高,在各个阶段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虽然公司集中精力,紧抓量产的准备工作,但其实现最终规模化生产并产生可观经济效益,在时间进度上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新产品的开发时间进度低于公司预期的可能,从而对公司未来业绩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2、应收账款较大风险

鉴于公司所处行业环境的客观影响,加之公司采取分期收款的货款结算方式,应收账款金额较大,根据谨慎性原则,结合国内外销售情况,公司制定了合理的坏账计提原则。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应收账款金额逐步加大,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从而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公司将加强合同签署过程中的收款风险控制,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3、汇率变动风险

公司海外业务主要采用美元结算,未来如果美元汇率大幅波动,一方面将对公司产品价格竞争力形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将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汇兑损失,从而给公司的出口业务和利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标签:

当前热门:丫丫启程回国画面曝光,和乐乐骨灰一起回家,国内已做好迎接准备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 精心推荐